深圳市忠艺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

134 3097 9192

新闻中心News Center

钣金外壳加工的前处理有哪些工序?

2025-07-21(64)次浏览

在钣金加工领域,一件成品外壳的质感、耐用性和功能性,不仅仅取决于其主体结构的设计与加工精度,更与其加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——前处理息息相关。钣金外壳加工的前处理是确保后续加工质量的关键步骤,主要目的是去除表面杂质、改善表面状态、增强附着力,并为后续工艺提供良好的基础。

  在钣金加工领域,一件成品外壳的质感、耐用性和功能性,不仅仅取决于其主体结构的设计与加工精度,更与其加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——前处理息息相关。钣金外壳加工的前处理是确保后续加工质量的关键步骤,主要目的是去除表面杂质、改善表面状态、增强附着力,并为后续工艺提供良好的基础。那么您知道钣金外壳加工的前处理有哪些工序吗?下面忠艺隆五金小编为您介绍:


钣金外壳加工


  钣金外壳加工中常见的前处理工序及其详细说明:


  一、表面清洁


  目的:去除钣金表面的油污、灰尘、金属屑、指纹等杂质,避免影响后续处理效果。


  常见方法:


  (1)人工擦拭:使用无尘布、酒精或专用清洁剂擦拭表面,适用于小批量或精密零件。


  (2)溶剂清洗:通过浸泡或喷淋有机溶剂(如汽油、三氯乙烯)溶解油脂。


  (3)碱性清洗:利用碱性溶液(如氢氧化钠)去除油脂和有机物,常配合超声波清洗机使用。


  (4)高压水枪冲洗:快速去除大面积灰尘和松散杂质,适用于预处理阶段。


  二、除油脱脂


  目的:彻底去除金属表面的油脂、切削液、防锈油等,确保后续处理(如磷化、喷涂)的附着力。


  常见方法:


  (1)化学脱脂:


  碱性脱脂剂:适用于碳钢、铝合金等,通过皂化反应去除油脂。


  酸性脱脂剂:用于不锈钢等,可同时去除轻微氧化皮。


  (2)电化学脱脂:通过电解作用加速油脂分解,适用于复杂结构或高精度零件。


  (3)超声波脱脂:利用高频振动去除微小孔隙中的油脂,常用于精密钣金件。


  三、除锈与去氧化皮


  目的:去除金属表面的锈蚀、氧化皮,防止焊接时产生气孔或喷涂时起皮。


  常见方法:


  (1)机械处理:


  喷砂:利用压缩空气将砂粒(如石英砂、氧化铝)喷射到表面,形成均匀粗糙度。


  抛丸:通过高速旋转的抛丸器抛射钢丸,适用于大面积除锈。


  钢丝刷打磨:手动或机械去除局部锈蚀。


  (2)化学处理:


  酸洗:使用盐酸、硫酸或磷酸溶液溶解锈蚀层,需控制浓度和时间以避免过腐蚀。


  酸洗钝化:针对不锈钢,去除氧化皮后形成钝化膜,提高耐蚀性。


  关键点:酸洗后需立即中和(如用碱液冲洗)并彻底干燥。


  四、表面调整(活化)


  目的:改善金属表面微观结构,增强后续涂层(如磷化膜、电镀层)的附着力。


  常见方法:


  (1)磷化处理:


  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转化膜,提高耐腐蚀性和涂层结合力。


  类型:锌系磷化(常用)、锰系磷化(高耐蚀性)、铁系磷化(低成本)。


  (2)硅烷处理:


  新型环保工艺,通过硅烷偶联剂在表面形成有机-无机复合膜,替代传统磷化。


  (3)钝化处理:


  针对不锈钢、铝合金,形成致密氧化膜,提高耐蚀性。


  五、打磨与抛光


  目的:去除毛刺、锐边,提高表面光洁度,为喷涂或电镀提供平整基底。


  常见方法:


  (1)机械打磨:


  砂纸打磨:手动或使用砂带机去除毛刺和焊渣。


  角磨机抛光:适用于大面积平整处理。


  (2)振动光饰:


  将零件与磨料(如陶瓷珠、钢针)放入振动容器中,通过摩擦实现批量抛光。


  (3)化学抛光:


  利用化学溶液(如硝酸、磷酸)溶解表面微小凸起,适用于复杂形状。


  六、拉丝处理(可选)


  目的:在金属表面形成细密的直线纹理,增强美观性和防指纹效果。


  常见方法:


  (1)机械拉丝:使用拉丝机或百洁布对表面进行单向摩擦。


  (2)喷砂拉丝:结合喷砂工艺,形成哑光拉丝效果。


  七、喷砂处理(可选)


  目的:增加表面粗糙度,提高涂层附着力,同时去除微小缺陷。


  常见方法:


  (1)干喷砂:使用压缩空气将砂粒喷射到表面,适用于碳钢、铝合金。


  (2)湿喷砂:在砂粒中加入水或润滑剂,减少粉尘,适用于精密零件。


  八、防锈处理(短期防护)


  目的:在前处理完成后、后续加工前,防止金属表面重新生锈。


  常见方法:


  (1)涂防锈油:


  薄层油膜隔离空气和水分,适用于短期存储。


  (2)水性防锈剂:


  环保型短期防护,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。


  (3)气相防锈:


  使用气相防锈纸或缓蚀剂,适用于精密零件。


  九、工序顺序与质量控制


  (1)典型工序顺序:


  清洁 → 除油 → 除锈 → 表面调整 → 打磨 → 防锈


  (2)质量控制点:


  表面清洁度:达因笔测试(≥38mN/m为合格)。磷化膜厚度:5-15μm(锌系磷化)。粗糙度:Ra 0.8-3.2μm(根据涂层要求调整)。


  综上所述,我们可以看出,通过系统化的前处理工序,可显著提升钣金外壳的耐腐蚀性、外观质量和加工可靠性,为后续工序(如喷涂、电镀、焊接)奠定良好基础。


最新资讯

134 3097 9192

服务热线:134 3097 9192

联系电话:137 1373 6163

公司传真:0755-27286363

公司邮箱:szzywj888@163.com

公司地址: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将石社区新围路49号B栋一楼